辽报君说
1969年,王绍忠带着妻子儿女,一家五口从本溪启程,经过两千多公里的长途跋涉,来到仿若天边的西宁。一家人的生活就像工厂搬迁重建一样,一切都需重新开始。
王绍忠表示,离开老家至今快半个世纪了,他兰博电竞中国只回过4次老家,最近的一次是1999年。
绍林:
你好!常琴和孩子们健康!又有一段时间没有和你联(系)了。现告知你,我兰博电竞对战平台和嫂子身体很好!每天和往常一样出去走一走,散散步。按时吃饭,休息。
请你们不要挂念。
几家孩子日子过得也都好,请不要挂着。
另外,清明节代我给父母扫墓!多谢!
兄绍忠草
2017.兰博电竞官方网站3.22
我主动申请去西宁
1969年,王绍忠在本溪钢铁公司(今称本钢集团有限公司,以下简称本钢)当起重工。
王绍忠改变人生轨迹是为了响应国家“建设三线”的号召。“我不到14岁就参军跟党干革命,后来新中国成立了,这么大的国家,要建设好不容易,咱们能出力就该多出力。”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,所以即使自己所在的部门并没有支援三线的任务,但王绍忠依然向本钢提出了去西宁的申请。
当时的西钢建在青藏公路11公里北侧,建设工厂所需的设备及职工来源均以本钢为主。1969年9月28日,西钢成功冶炼出青藏高原上的第一炉特殊钢。
到哪儿都能给国家作贡献
“那时候有句口号叫‘先生产,后生活’,我们这些第一代西钢人把力气和心血都用在工作上了,心里想的是‘早点把西钢建设起来而且要建设好’。”回忆起40多年前的那段艰苦岁月,王绍忠没有一丝埋怨,只是觉得难为了妻子和孩子。
离开老家至今快半个世纪了,王绍忠没有为当初的决定感到后悔。“不后悔。都是咱们国家的地方,到哪儿都一样,到哪儿都能给国家作贡献。”说这句话的时候,王绍忠下意识地握了握拳头。尽管他的脸上已爬满了皱纹,但少年时当兵的那股英气依然还在。
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
王绍忠离家的时候,母亲还在。但他到了西宁后不久,母亲便离世了。“当时通信不方便,我接到家里的通知时,已经来不及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了。”说完这句话,王绍忠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。
40多年里,王绍忠只回过4次老家,最近的一次是1999年。
为什么不常回老家看看呢?“路太远,过去工作忙,没空回去。后来年纪大了,走不动了。现在联系起来很方便,想他们了就打个电话。”王绍忠说,有些老同志退休后回了本溪,而他因为身体比较适应高原气候,同时也习惯了在西宁的生活,因此选择留下来度过晚年时光。
“我和三弟联系比较多,每年清明都是他代我给父母扫墓。”过去,王绍忠跟老家的弟弟妹妹们通了不少信,但因为搬家,信件大多遗失了。“前阵子我在家收拾老物件,看到一沓信纸,一时兴起,给三弟写了一封简短的书信。写完就放一边了,也没寄。”王绍忠走进书房翻出那封信说,“因为想着清明又快到了,我在信里叮嘱三弟帮我扫墓。”
来自本溪的印记依旧清晰
王绍忠家的客厅里摆放着很多家庭照片,既有几十年前的,也有近几年的。特别显眼的两张都是大合照,一张是上世纪60年代在本溪拍的,一张是前两年在北京拍的。
如今,像王绍忠一样的“一代人”都已年迈,“二代人”也开始逐渐离开生产第一线,现在的主力军是“三代人”。“三代人”虽然不是在东北出生,但他们的口音仍带着浓浓的东北味儿,他们习惯吃的饭菜仍然是东北菜。在西钢的厂区和职工住宅区里,来自东北特别是来自本溪的印记依旧清晰。
采访结束后,王绍忠坚持要送记者到小区的大门口。临别时,他一边挥手一边说着:“家乡的老朋友都以为我死了。谢谢你们到青藏高原来采访我,来写我的故事。希望家乡人能看到。”
来源:辽宁日报
新媒体编辑:张卓
明天起一大波新规开始施行,与辽宁人息息相关!
辽宁日报新媒体中心隆重推荐↓↓↓
评论列表